启航高考网
启航高考网

站内导航

琵琶行创作背景时间解析

作者:莫宁(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发布:2025-05-13 02:14:49      浏览:6

《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当时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这首诗通过琵琶女的悲惨遭遇,抒发了作者对自己政治生涯的不满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1

创作背景

白居易在元和十年因上书言事触怒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这一时期的白居易,心情郁闷,对政治和社会现实有了更深的思考。《琵琶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2

创作时间

《琵琶行》具体创作于元和十一年秋,当时白居易在江州任职。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个人的情感,也展现了唐代社会的风貌。 3

诗歌内容

《琵琶行》以琵琶女的演奏为线索,通过她的身世变迁,映射出作者自身的遭遇和对社会的感慨。诗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4

历史意义

《琵琶行》不仅是白居易诗歌创作的高峰,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它通过对个人命运的描述,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变迁和文人的心态。 5

艺术特色

《琵琶行》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社会意义,成为后世研究和欣赏的经典。诗歌中的音乐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白居易高超的文学造诣。
项目 详情
创作时间 元和十一年(816年)秋
创作地点 江州
作者 白居易
诗歌类型 叙事诗
主题 个人遭遇与社会反思
诗歌结构 描述 引子 作者夜送客,闻琵琶声 主体 琵琶女的自述与演奏 结尾 作者的感慨与共鸣
艺术手法 示例
比喻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对比 琵琶女昔盛今衰的对比
象征 琵琶声象征人生的起伏
历史影响 描述 文学价值 被誉为中国古代叙事诗的高峰 社会意义 反映了唐代文人的政治困境
研究视角 方向
文学研究 诗歌的艺术特色和结构
历史研究 唐代社会和政治背景
音乐研究 诗歌中的音乐描写
阅读全文

上一篇:红星照耀中国章节感悟

下一篇:王齐国之王含义与用法解析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

版权©2024 启航高考网 本站文章禁止转载,转载需向著作权人取得许可。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备案号:皖ICP备2024061949号-1
公安部网络备案:皖公网安备34032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