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航高考网
启航高考网

站内导航

舍生取义出处及下一句解析

作者:纪华(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发布:2025-05-14 23:20:50      浏览:13

舍生取义,这个成语出自《孟子·告子上》,原文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下一句是‘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这句话深刻表达了在生命与道义不可兼得时,宁愿牺牲生命也要坚守道义的高尚情操。

1

舍生取义的出处

《孟子·告子上》是孟子论述人性本善的重要篇章,其中‘舍生取义’是孟子用来阐述人性中对于道义的追求高于生命的重要观点。孟子通过这句话,强调了人在面对生死与道义的选择时,应当如何抉择。 2

舍生取义的下一句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这句话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人会选择舍生取义。孟子认为,人的欲望不仅仅是对生命的渴望,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道义。因此,人不会为了苟且偷生而放弃道义。 3

舍生取义的意义

舍生取义不仅仅是一个成语,它代表了一种高尚的人格和道德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精神被广泛推崇,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守道义,勇于牺牲。 4

舍生取义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舍生取义的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冲突时,应当以大局为重,勇于担当,甚至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乃至生命。 5

舍生取义的例子

人物事迹体现的精神
文天祥宁死不屈,拒绝投降元朝舍生取义
岳飞精忠报国,誓死抗金舍生取义
林则徐虎门销烟,抗击外侮舍生取义
黄继光用身体堵住敌人枪眼舍生取义
邱少云在火海中纹丝不动舍生取义
舍生取义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它不仅仅存在于古代,也深深植根于现代人的心中。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舍生取义的例子都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了正义和真理而奋斗。 阅读全文

上一篇:无丝竹之乱耳的之解析与活用

下一篇:田园诗人代表人物一览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

版权©2024 启航高考网 本站文章禁止转载,转载需向著作权人取得许可。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备案号:皖ICP备2024061949号-1
公安部网络备案:皖公网安备34032202000174号